發(fā)布時間:2020-06-06 來源:貴陽正宇鐵路醫(yī)院 點擊:145
當聽到一些人在討論感情與婚姻話題的時候,通常會感覺到單身的人內(nèi)在有一種矛盾:“其實我沒有真的很想要進入婚姻,但身邊的人給的一些壓力,會讓我不得不去思考關(guān)于婚姻的問題。而且,好像結(jié)婚,是大家都會走的一條路,所以似乎跟大家一樣,會比較輕松。”
你也是這樣的人嗎?曾經(jīng)被別人說你很挑、眼光太高、就是不走出去所以才沒有機會認識新朋友、或者是朋友一天到晚嚷嚷著要幫你介紹,但都只是說說而已?
其實你比誰都知道,你不是太挑、只是還沒有遇到對的人。
可是,當你過度焦慮于“對的人”,反而會讓你更看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,而這樣的緊張,會縮減你的注意力。
所以,在找到對象之前,你得先找到自己!
三種自我
根據(jù)心理學教授愛德華?T?希金斯(Edward T. Higgins)的“自我差距理論(Self-discrepancy theory)”,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。這三種“自己”分別為:
1. 真實“我”(actual self):你現(xiàn)在的樣子。
2. 應(yīng)該“我”(ought self):你覺得別人想要你變成的樣子,就是“我應(yīng)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”。
3. 理想“我”(ideal self):你想要你變成的樣子,就是“我想成為一個的人”。
愛德華?T?希金斯認為,你的“真實我”和另外兩者的距離,稱之為心理差距(discrepancy)。
如果你的“真實我”沒有達到“應(yīng)該我”的標準,就會有焦慮(anxiety)的感覺;而“真實我”沒有達到“理想我”的標準,則是會產(chǎn)生抑郁的感覺(depression)。
舉個例子來說
例如說,逢年過節(jié)回家,家人都會有意無意地問你的“感情狀況”,你因此覺得自己“應(yīng)該要結(jié)婚、有小孩”,所以內(nèi)心就會產(chǎn)生焦慮的感覺、不想要回家(這是“真實我”和“應(yīng)該我”的差距);
又例如其實你很渴望一段自在的戀情,可是每一段你過去談過的戀愛,都讓你痛苦萬千,這就有可能讓你產(chǎn)生抑郁的感覺,覺得自己為什么都遇人不淑(這是“真實我”和“理想我”的差距)。
假如你目前因為單身而煩惱,可以去覺察,內(nèi)心的這三個“我”所處的位置是怎么樣的,你可以參考以下的三種類型:
假設(shè)你目前的狀況是沒有穩(wěn)定交往的對象,或者是單身的狀態(tài),通常你會屬于下面這四種類型當中的其中一種:
1. 矛盾型
其實你渴望一個人過,但隨著年齡、隨著旁人的眼光,別人似乎“不允許”你這樣做 ,或者是你內(nèi)心深處有一個聲音一直告訴你,結(jié)婚才是一輩子最終的憑依,這會讓你非常矛盾,因為其實你并沒有想要結(jié)婚,可是另外一方面,你又面臨了外在的壓力,好像非得結(jié)婚,才不會被社會給拋棄。
但其實只要調(diào)整一部分就可以了——你的理想我和真實我并沒有差距,都是單身的狀態(tài),但你的真實我跟應(yīng)該我之間有一個差距。
所以會讓你感到非常焦慮, 這時候你該把重心放在“那個應(yīng)該”上面,跟朋友聊聊談一談,是不是所有的社會期待都像你所想像的那樣、一定要結(jié)婚才是最好的結(jié)局?
2. 等待型
你不是不想結(jié)婚,而是不愿意強求。
等待型的人其實覺得單身也無所謂,你并沒有感受到外在的壓力,但是自己卻很想要有一段穩(wěn)定的關(guān)系,只是過去都遇到不好的對象,所以現(xiàn)在你會比較謹慎小心,而且也不會因為看到一個還可以的人,就湊合著將就。
你明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,只是那個人還沒有出現(xiàn) 。——顯然,這是真實我和理想我有差距了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 你所需要做的事情除了等待之外,還有拓展更多的交友空間 ,例如透過網(wǎng)絡(luò)、活動、社團、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等等,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機會,遇到可以和自己契合的對象。
3. 雙重焦慮型
不論是外在的壓力或內(nèi)在的期許,都告訴你、你還想要結(jié)婚、想要有一個歸宿 ,所以你大概不會跟家人朋友在價值觀上面有什么沖突,只是你要面臨兩個壓力:
●“我已經(jīng)很煩了,我也很想要有對象,請不要再逼我了!”
●“我就是目前找不到適合我的人啊,怎么辦?”
針對第二個壓力,其實化解的方式就像是前一種類型所說的,多拓展交友圈(你或許會覺得用網(wǎng)絡(luò)交友不太好,但這的確是這個時代另外一種拓展機會的方式,何不給自己一點機會嘗試看看呢?)
而針對第一個壓力就比較棘手了, 你得先劃出自己的界線,當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、就不會被外在的聲音所困擾。
當你長期一個人,又習慣自己解決問題、不想麻煩別人的時候,常會顯得慌亂、不知所措、甚至有些時候,根本遺忘了自己本來要的東西是什么, 所以不論如何,找你可以信任的朋友,談一談關(guān)于單身的話題吧,或許能夠緩解你的情緒、甚至真的拓展你的交友圈(不過,請謹慎挑選對象,挑錯人的話反而會讓你更焦慮)。
其實“強求”和“將就”,往往是一念之隔, 當你更能夠區(qū)分自己是屬于哪一種人,更感覺到自己內(nèi)在的情緒到底是焦慮還是憂郁 ,或許你就更有機會可以自在地拓展自己、進入一段真正讓你感到安心的關(guān)系。